建筑和工程行业:推进定价机制市场化 有望提升偏民生类产品经营效益 - 新闻百科 - 乐清通
建筑和工程行业:推进定价机制市场化 有望提升偏民生类产品经营效益

建筑和工程行业:推进定价机制市场化 有望提升偏民生类产品经营效益

mxylj 2025-04-03 新闻百科 8 次浏览 0个评论
  事件:  4 月2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费用 治理机制的意见》,其中提出:  1) 深化费用 市场化改革 。稳妥有序推进能源资源 、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费用 市场化改革,让更多费用 由市场形成。鼓励供需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水利工程供水费用  ,积极推进新建水利工程提前明确量价条件。  2) 健全能源费用 政策 。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费用 机制 ,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费用 政策、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制度,完善全国统一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体系,建设绿色能源世界 标准和认证机制 ,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  3) 健全公用事业费用 机制。明确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费的边界,健全公用事业费用 机制;推进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 、垃圾处理计量收费,优化污水处理收费政策 ,促进公用事业可持续发展。  点评:  推动多领域市场化定价,提升经营效益有望形成更有效的产品供给 。《关于完善费用 治理机制的意见》提出深化推进能源 、水利、公用事业类及铁路等多领域的市场化定价,基于民生保障考虑 ,我国偏民生类产品的费用 长期低廉。一方面,进入运营中后期,偏民生类产品的维修维护支出将提升 ,在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偏紧的背景下,市场化定价能够有效保障偏民生类产品的经营效益,从而有效保障民生需求;另一方面 ,合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也有望从终端消费产品端向投资端乃至项目建设端传导 ,投资端有望降低项目超概风险,保障合理投资收益下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偏民生类产品的投资,丰富资金来源 ,形成更加有效的产品供给;项目建设端保障偏民生类产品的合理建设利润,有助于提升水利、市政及铁路等原本毛利率偏低的产品的建设收益,提升主力参建相关项目的央国企的经营效益。  能源市场化定价有望推动企业自主绿色转型 ,推动建材钢铁等行业供给侧改革并带来更多技改订单 。碳定价机制的完善及绿证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推进自主化节能减排,并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对新能源项目国补退坡后的收益构成一定补充。  钢铁及水泥等高耗能产业产能有望实现自主收缩 ,助力费用 企稳,同时节能减排相关技改也有望加快推进。容量电价 、辅助服务费用 机制及储能等调节性资源费用 机制的完善将鼓励调节性电源及储能业务的发展,具备调节能力的电源及储能的收益性有望改善 。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 ,费用 市场化改革有望提升偏民生类产品的经营效益,扩投资来源并改善项目建设效益,推动企业自主绿色转型并带来更多技改订单:  1) 建筑建材方向:建议关注主力建设水利及铁路的企业、参与储能投资建设的企业以及具备较强技改工程能力的企业 ,如中国电建、中国能建 、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材世界 及科达制造。  建议关注受益于钢铁水泥供给侧改革的企业 ,如鸿路钢构,华新水泥,海螺水泥。  2) 公募REITs 板块:正如我们在23 年11 月发布的《低位蕴生机 ,增量有源,估值提升有据》中提及的,公用事业改革及公用产品提价是大势所趋 ,以公用事业资产(能源 、水务及市政基础设施等)为底层资产的REITs 具备长期估值提升的逻辑,考虑电力市场化下电价短期下行压力,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生态环保及市政水利类REIT ,以及具备调节能力的电源项目,如鹏华深圳能源REIT、嘉实中国电建清洁能源REIT 。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项目落地不及预期 ,资金到位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 ,不代表和讯网立场 。投资者据此操作 ,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 、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借鉴 ,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转载请注明来自乐清通,本文标题:《建筑和工程行业:推进定价机制市场化 有望提升偏民生类产品经营效益》

乐清通是一个专注于生活领域的知识平台,提供全面的生活百科知识大全,包括美食、娱乐、家居、时尚、旅游与网络知识等,让生涩的知识简单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