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资发债忙!险企多渠道密集“补血” 解渴偿付能力 - 社会资讯 - 乐清通
增资发债忙!险企多渠道密集“补血” 解渴偿付能力

增资发债忙!险企多渠道密集“补血” 解渴偿付能力

admin 2025-04-07 社会资讯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李秀梅

  保险公司增资发债“补血”忙。4月3日 ,保险业协会官方网站 一口气披露了平安人寿、三峡人寿 、安盛环球再保险三家险企的增资信息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年初至今,保险公司发债、拟增资总金额已达726.94亿元。

  综合来看 ,险企“补血 ”热情高涨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受偿二代二期工程影响,保险公司需要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来满足监管部门要求;另一方面 ,当前保险行业处于深度转型期,一些有余力的险企未雨绸缪增强资本实力;此外,当前债券利率持续走低 ,通过“赎旧借新”降低成本。

  扎堆补充资本

  近期 ,多家保险公司通过发债或增资方式密集“补血” 。仅4月3日一天,就有平安人寿、三峡人寿和安盛环球再保险发布增资方案宣布增资。

  其中,最大手笔的增资方案来自平安人寿 ,该公司拟增资约199.99亿元。平安人寿的注册资本现为338亿元,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该公司的注册资本将达到约360亿元 。通常来说 ,增资金额并不一定等于注册资本增加额,保险公司可选取 将发行股份溢价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增加公司实际资本的同时 ,又保持财务灵活性。

  除了增资扩股,今年还有多家险企通过发债的方式壮大资本实力。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 ,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规模为39亿元,发行永续债规模为457亿元,另有7家险企披露新的增资扩股计划 ,合计拟增资金额为230.94亿元 。照此计算 ,年内险企发债 、拟增资总金额已达726.94亿元 。

  综合来看,险企增资原因集中在三方面,包括提升偿付能力 ,满足监管要求;未雨绸缪增强资本实力;以及发行利率更低的债券降低负债成本。如平安人寿在增资公告中提到,增资目的在于加快业务发展,多措并举提升偿付能力水平 ,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当前利率环境和监管环境下 ,保险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满足日益严格的资本要求,同时还需要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此外,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服务范围的拓宽 ,险企对资本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补血 ”需求增多难度加大

  尽管多家险企宣布增资计划,但对于整个保险行业而言,增资难度依旧不小。

  从增资的出资方来看 ,多数险企的增资仍由原有股东或地方国资主导 ,社会资本参与的并不多 。从增资额度和频次来看,“小笔多次”的增资趋势更加明显。

  当前仍处于偿二代二期工程的过渡期,业内普遍认为 ,未来险企资本补充需求依然强烈。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延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实施过渡期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原定2024年底结束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即偿二代二期工程)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 。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刘欣琦在相关研报中分析 ,有大量保险公司申请采用过渡期政策,在部分监管规则上选取 分步到位,最晚于2025年全面执行到位。随着过渡期政策结束 ,预计大量保险公司会通过发债融资方式缓解资本压力。

  张雪峰同样认为,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监管规则变化带来的资本压力,预计2025年险企的“补血”需求将继续增加 。

  业内人士直言 ,增资发债有助于帮助保险公司提升偿付能力 、抵御风险,支持业务稳健发展。但保险公司亟待提升自身“造血 ”能力,通过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优化业务流程等方式促进经营水平提高。

  经济学家 、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 ,保险公司需要通过优化内部管理 、提升经营效率来增强自我积累能力;同时 ,还应加强风险管理,合理配置资产,确保资本的有效使用和增值;放弃过去的粗放型资本运用模式 ,科学高效地统筹业务结构,不断提升投资策略回报率,才能在“补血”的同时 ,提升险企的“造血”能力 。

转载请注明来自乐清通,本文标题:《增资发债忙!险企多渠道密集“补血” 解渴偿付能力》

乐清通是一个专注于生活领域的知识平台,提供全面的生活百科知识大全,包括美食、娱乐、家居、时尚、旅游与网络知识等,让生涩的知识简单易懂。